• 主页 > 攻略问答
  • 四川青川县创新4+3+4扶贫车间模式,助力贫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

    2016年以来,四川省青川县抓住就业扶贫和东西部扶贫合作机遇,探索推出“4+3+4”扶贫车间发展模式,有效解决了“工作”与“务农”,“钱袋子”与“子孙后代”。 “基于平衡问题,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就地就近就业。”目前,青川已建成扶贫车间指挥部1个、扶贫车间62个,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就业668人,创造就业岗位6600多个,增加贫困人口年均收入9600余元。

    车间扶贫创业故事简短_创业故事扶贫车间_扶贫车间典型案例

    积极探索建设“四型”扶贫车间

    围绕“脱贫攻坚”核心定位,积极探索建设多模式扶贫工场,帮助贫困群众转变致贫产业,消除贫困根源,奔向小康社会。

    一是发展“公园式”扶贫工场。在竹园经济开发区、红旗工业园、孔溪小企业创业园设立扶贫车间,鼓励企业就业、发展就业。目前,已建成“公园式”扶贫车间12个,开发就业岗位600余个,209户贫困户稳定就业,年人均增收26000余元。

    扶贫车间典型案例_车间扶贫创业故事简短_创业故事扶贫车间

    二是探索“自制作坊式”扶贫作坊。对一些劳动力贫困、不愿意搬迁就业、“无法脱身”的贫困户,将扶贫车间搬迁到贫困村和易地搬迁集中扶贫安置点,生产机械送到贫困户家中。符合条件的贫困户,实现充分脱贫。足不出户就业就能增加收入。目前,已有“居家作坊”扶贫车间2个,帮助近40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居家就业。

    扶贫车间典型案例_车间扶贫创业故事简短_创业故事扶贫车间

    三是创新“股份制”扶贫车间。贫困户以土地、扶贫资金等入股成立合作社,依托合作社兴办扶贫车间,让贫困户获得分红,获得劳动收入。重点围绕茶叶、木耳、草莓等生产加工基地,整合扶贫资金776万元,就地建立“股份制”特色产业扶贫车间47个,为贫困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623个。四是建设“村集体式”扶贫车间。利用村集体闲置厂房、校舍、空置土地等资源引进投资项目,兴办来料加工、农产品初加工、乡村旅游等扶贫工场,吸引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。就近就业,实现创业和就业双倍效应。目前,利用闲置厂房1100多平方米建成扶贫车间,实现年产值800万元以上,带动6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。

    加大支持落实“三”工作措施

    要坚持把扶贫工场建设作为就业扶贫的主攻方向,创新工作思路,加强支持引导,确保扶贫工场有序有效运行。

    车间扶贫创业故事简短_扶贫车间典型案例_创业故事扶贫车间

    一是坚持部门联动。完善组织领导体系,成立扶贫车间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沟通协调,细化部门分工,构建人力资源社会部门牵头、发展改革、扶贫、金融、妇联、自然资源、市场监管、环保、安全。监管、消防、残联等部门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,在土地保障、企业注册、资金保障、安全生产等方面为扶贫车间健康运行提供保障支撑,推动规范管理高效利用扶贫车间。目前,全县新增扶贫车间9个,年产值1743万元。

    二是落实财政奖励和补贴。 《青川县就业扶贫基地(车间)认定及奖励补贴办法》已出台。对聘用建档贫困劳动力3人以上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的车间,每名建档贫困劳动力支付10万人最低工资。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,从就业补贴资金中一次性给予每人1000元的奖励。目前,已向40个扶贫车间发放奖励补贴72.8万元。

    三是强化金融支持。对符合就业扶贫工场设立条件的企业和个人,优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。个人最高限额为15万元。合伙创业或者组织共同创业的,根据合伙人人数,每人最高限额为15万元,最高限额不超过100万元。按标准提供贷款支持,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限额最高可达300万元。目前已向6个扶贫车间发放创业贷款300万元,政府贴息8.3万元。

    强化效益用好“三大载体”

    创业故事扶贫车间_扶贫车间典型案例_车间扶贫创业故事简短

    积极打造扶贫工场创业就业共享平台,创建全市首个扶贫工场联盟,实现扶贫工场高效运营,实现扶贫效益最大化。

    一是加强联合训练。本着“一业、一批人、一套方案”的思路,采取“集中理论讲授+实地培训指导+创业指导+参观学习”等N种培训方式,重点围绕“服装加工、茶叶加工、橄榄种植、“生猪养殖、养殖业”五大产业“1+N+5”培训模式组织员工到扶贫车间开展养殖养殖技能培训,提高技能水平贫困员工人数目前,县东、西扶贫讲习班已开展联合培训500余人次。

    二是深化交流、共同进步。工坊联盟以“激发创业动力,提升创业技能”为主题,定期举办东西部扶贫工坊联盟沙龙,邀请职能单位代表为扶贫工坊联盟成员解读创业扶持政策,同时还组织电子商业专家、投融资机构、创业导师将与联盟成员畅谈创业历程、创业人生,答疑解惑,交流信息,提升扶贫工场经营者的创业能力。

    三是优化服务保障。以“手拉政策”、“手拉人才”、“手拉伙伴”品牌服务为抓手,充分发挥车间联盟在创业共享中的作用交流、创业咨询、资源对接。截至目前,已为21个扶贫车间提供“一站式”创业服务,带动3728人创业,惠及脱贫群众2万余人。

    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dg-dingduan.com/html/tiyuwenda/12612.html

    加载中~

    相关推荐

    加载中~